Industry news

ob体育平台星期三机构一致最看好的10金股

  事件:12月20日,公司发布公告称,郑轶先生因工作调整原因辞去总经理职务,由程军先生接棒,辞职后郑轶先生仍担任公司副董事长职务。程军先生曾在2020年4月至2021年8月出任酒鬼酒000799)副总经理,并行使总经理职权。2023年以来公司主动调整市场策略,开启从渠道布局到营销费用投放方式的全方位营销转型。但是,随着2024年行业整体进入调整期,存量竞争愈发激烈背景下,公司营销转型面临更大阻力,业绩持续承压。2020-2021年间程军先生担任副总经理阶段,公司连续两年归母净利润实现60%以上较高增长。我们认为,当前时点,程军先生的回归有望助力公司理顺市场、团队等多层级关系,带领公司走出调整,重返增长。营销转型进入关键阶段,期待经营拐点来临。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4-26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7.4/19.5/21.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2.0/2.3亿元,对应PE为106X/90X/79X,维持“增持”评级。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消费需求不及预期;全国化推进不及预期;产品高端化推进不及预期。

  股权激励计划草案落地,夯实中长期发展动能公司发布股权激励草案,本计划拟向激励对象授予7797万股限制性股票,约占总股本的3%,首次授予的激励对象不超过720人,授予价格为每股2.48元。授予计划分为三期解锁,考核目标针对2025-2027年三个会计年度,业绩要求分别为:1)以2021年-2023年的扣非归母净利润平均值11.76亿元为基数,2025-2027年扣非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17%、28%、40%,对应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3.76、15.05、16.46亿(剔除股份支付费用的影响),且不低于对标企业75分位值或行业平均值;2)2025-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不低于8.8%、9%、9.1%,且不低于对标企业75分位值或行业平均值;3)2025-2027年资产负债率不高于80%。股份支付费用影响:以本激励计划草案公告前一日的收盘价与授予价格之间的差额作为限制性股票的公允价值,测算得出的股权激励总摊销费用为11925.27万元,2025-2029年分别分摊3353.98、4471.98、2683.19、1192.53、223.6万元,股权激励费用的摊销预计对各年净利润有所影响。在手订单充足,重视基建高景气区域投资机遇24年前三季度公司新签合同额464亿元,同比-4.9%。24Q3公司新签、中标未签合同42.41、68.5亿元,同比-70.7%、-50.4%,截至24Q3,未完工项目总金额1430.59亿元,同比+32.5%,在手项目充足。前三季度浙江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下半年基建投资提速,基础设施投资同比+15.8%,增幅比Q1和上半年分别提高2.1和1.3pct,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34.8%,交通投资增长21.4%。大股东浙江交投24、25年交通投资平均增速需达31%以上才能完成“十四五目标”,我们认为2025年作为十四五收官年,浙江区域基建投资仍有望保持较高景气度。围绕主业健全产业链布局,维持“买入”评级公司拟围绕基建主业,通过并购、收购与主业相关的上下游产业等方式,重点围绕“补资质短板、补区域短板、补产业短板”的需求,延伸施工主业上下游领域,发展新的利润增长点;寻求薄弱业务地区合作与业绩突破;聚焦行业内关键环节,在新基建、新技术等领域创造入局机会,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股权激励有望提升员工积极性,激发经营活力,彰显发展信心,浙江区域基建高景气有望带来的订单持续性,化债资金落地有望改善报表质量。结合公司股权激励目标以及考虑到明年部分区域化债压力仍较大,我们略下调公司24-26年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为14.8、16.3、18亿(前值15.6、18.1、21.0亿),对应PE为7.2、6.5、5.9倍,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基建投资弱于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订单执行不及预期成本控制不及预期,激励效果不及预期。

  事件:1)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兆驰瑞谷通信有限公司的下属子公司兆驰光联,投资建设“光通信高速模块及光器件项目(一期)”,并建设光模块及光器件制造生产线G等高速光模块。项目一期建设拟投资金额不超过5亿元,一期建设周期为3年,一期建设完成后将具备年产5000万颗高速率光模块的能力。2)公司拟通过兆驰半导体或其下属子公司投资建设“年产1亿颗光通信半导体激光芯片项目(一期)”,并建设砷化镓、磷化铟化合物半导体激光晶圆制造生产线,主要应用为光芯片技术领域的VCSEL激光芯片、光通信半导体激光芯片。项目一期建设拟投资金额不超过5亿元,一期建设周期3年。光通信产业链有望成为继LED全产业链之后的又一增长点。自2023年起公司已通过收购兆驰瑞谷及光模块团队,实现光通信器件与模块的垂直一体化。本次两个项目的建设利于进一步深化公司在光通信领域的战略布局:一方面,扩大光通信模块器件的生产规模、加速技术升级(100G以下→200G/400G/800G及以上高速率光模块),并实现应用领域的延展(电信市场起步→数通领域突破);另一方面,基于兆驰半导体在LED行业的龙头地位,遵循全光谱的技术可覆盖性,逐步向光通信领域核心原材料芯片拓展,利于公司整体产业升级,进一步打通光芯片与终端模块的垂直整合,推动公司在光通信领域产业链的发展。投资建议:公司电视ODM业务深耕海外增势稳健;芯片产品结构升级逐渐确立子公司兆驰半导体从规模到价值的行业领先地位,封装板块专注背光领域技术降本迎来新增长,COB产品点间距范围扩大助力应用领域拓展。随着公司向光通信领域的进一步延伸,兆驰正由终端制造企业逐步向科技型集团企业转型,预计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5/23.3/26.9亿元(维持前值),对应14.2x/11.2x/9.7x,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海外公司经营风险;参股公司业绩承诺的风险;业务开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新技术迭代的风险;项目建设不及预期的风险。

  报告摘要:内生外延持续扩张,汽车&通讯快速发展。公司是消费电子精密制造龙头,成立于2004年,最初从事电脑连接器,2010年中小板挂牌上市后开启内生外延的快速扩张期,持续进行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及多次投并购拓展业务范围,消费电子部分切入果链深度绑定大客户,整合资源不断扩充产品线,通讯和汽车部分持续完善布局接力成长。如今公司拥有110多家生产企业,设立16个研发中心,业务据点遍布全球,可实现快速响应就近服务。消费电子:端侧AI或致量价齐升,份额扩张助力长线增长。海内外消费电子龙头均积极布局端侧AI,今年迎来一系列实质性进展:端侧AI有望实现跨应用按需完成复杂任务。其中苹果是端侧AI重要玩家,在此轮端侧AI浪潮中发布拥有实质性创新的AppleIntelligence,布局领先,或将率先受益因AI驱动的换机潮和硬件价值量提升。公司消费电子业务以内生外延的方式切入果链,实现“零部件-模组-组装”的发展路径,跟随大客户快速成长,目前深度绑定大客户,已成为其第二大供应商。零部件方面,未来有望导入大客户更多新料号实现业务扩张,整机组装方面,外延并购加强与和硕的联系,iPhone组装成功切入高端机型,代工份额有望持续提升。汽车:迎来全球化发展机遇,产品进入快速放量阶段。公司依托智能制造大平台优势与传统车企及造车新势力深度合作,为客户提供汽车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动力及神经系统零部件全系列解决方案,今年新增收购全球线束龙头莱尼,加快汽车业务出海步伐,未来有望继续成长为全球汽车零部件Tier1领导厂商。通讯:铜连接表现超预期,有望打开海外服务器市场。公司持续深耕电连接、光连接、风冷/液冷散热、电源管理、射频等产品,在高速互联领域突破海外封锁,进入全球主流云厂商及设备应用客户的供应池,并为多个客户开展前沿项目的研发。其中铜连接技术和落地能力已达到全球领先水平,今年业务进展和商务推进超预期,未来有望带动光连接放量。今年英特尔入股立讯技术,与公司的高速互联优势互补,或将助力公司在通讯板块拓展更多客户,打开海外服务器市场。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认为,公司消费电子基本盘稳固,通讯板块和汽车板块成长动能充沛。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营业收入2619.29/3119.15/3612.28亿元,归母净利润134.65/168.85/207.06亿元,对应PE为21.75/17.34/14.14倍,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单一大客户依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等

  结论与建议:公司以打印机耗材起家,聚焦半导体新材料,已经成为国内CMP抛光垫龙头企业,且横向布局了半导体显示材料、CMP抛光液、清洗液、半导体封装材料和高端光刻胶等领域,目前显示材料和CMP抛光液正在放量,封装材料和临时键合胶正在发展初期。半导体材料正在驱动公司二次成长,目前半导体材料在公司营收中的占比持续增长,带动公司毛利率和盈利持续提升,看好公司成长为多元化的半导体材料平台型企业,首次覆盖,给予“买进”评级。抛光垫产能持续放量,推动公司业务增长:公司是国内抛光垫龙头企业,全面掌握了CMP抛光垫全流程核心研发技术和生产工艺。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抛光垫业务累计实现营收5.23亿元,yoy+95%,占总营收比重达22%。目前公司具备武汉年产40万片硬垫(主要用于粗抛)及潜江年产20万片软垫(主要用于精抛)及抛光垫配套缓冲垫的现有产能。2024年9月,公司首次实现抛光垫单月销量破3万片的历史新高。公司目前已启动武汉硬垫产线的产能扩充计划,预计将于2025年Q1完成年产48万片的达产,后续适当增加设备投入和9个月左右时间,可将产能进一步提升至年产60万片。公司硬垫产品在国内市场的渗透程度随订单增长稳步加深,外资方面,公司在客户方面取得突破,铜制程抛光硬垫产品已在某主流外资逻辑厂商实现小批量供货,并与更多外资本土及海外市场客户接洽推广中。抛光软垫方面,潜江工厂多个软垫产品已实现批量销售,产能进入爬坡阶段,ob体育官网产销快速提升,2024年8月份实现扭亏为盈,后续有望持续盈利。随着制程技术的持续演进与不断突破,其精细化程度逐步攀升,促使抛光环节中的抛光次数显着增加,将有力地推动抛光垫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我们看好公司优势产品抛光垫在客户和销量方面持续扩张,带动公司半导体业务的成长。完善产业布局,新增抛光液、清洗液业务:公司依托已有的抛光垫业务,开拓CMP抛光液、清洗液产品,完善产业布局。公司在武汉本部和仙桃园区共有抛光液1.5万吨/年,其中仙桃园区1万吨CMP抛光液(一期)及1万吨CMP抛光液用配套纳米研磨粒子产线月竣工试生产,目前已具备大批量稳定规模量产能力。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CMP抛光液、清洗液业务实现营收1.4亿元,yoy+190%,占总营收比重6%。公司介电层、多晶硅、氮化硅等多品类抛光液及铜CMP后清洗液产品在国内多家客户增量销售,另有铜及阻挡层抛光液等多款新产品在客户端验证进度不断推进,部分产品进入量产导入验证阶段。我们看好公司依靠抛光垫产品的客户基础,积极导入CMP抛光液、清洗液产品,为公司业绩提供新的贡献点。盈利预测: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4.26亿元,yoy+29.54%;归母净利润3.76亿元,yoy+113.51%。我们看好公司在半导体材料版块的多方位发展,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4.6/6.7/8.5亿元,yoy+105%/+48%/+26%,折合EPS为0.49/0.72/0.91元,目前A股股价对应的PE为57/38/30倍,估值合理,首次覆盖,给予“买进”评级。风险提示:1、公司产品价格不及预期;2、新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二十余年积淀高端仪器领军企业,战略调整卓有成效。公司成立于2002年,于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公司二十余年深耕细作,不断拓展医药、生命科学等领域,逐步形成“智慧4+X”布局,跃居国内高端分析仪器龙头。公司受PPP项目、市场宏观环境与扩张战略影响,21-23年净利润持续亏损,23年开始,公司优化业务布局、提高经营效率,2024年上半年成功实现扭亏为盈,后续公司将聚焦高端科学仪器、生命科学等领域发展,业绩有望步入收获期。高端分析仪器市场空间广阔,国产替代正当时。1.根据SDI,2022年全球分析仪器市场规模达约747亿美元,2022-2027年CAGR达4.1%。其中,中国地区需求增速最快,2022年增速达6.8%,市场规模约达87亿美元。2.2022-23年我国质谱仪贸易逆差由16.4亿美元增长至17.9亿美元,2024H1我国采购光谱、色谱、质谱国产化率分别达26%、19%、13%,高端科学仪器设备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全力聚焦高端科学仪器,孵化子公司谱育科技。1)经过十余年高比例研发投入及重大科学仪器研发积淀,子公司谱育科技掌握了较完整的质谱、色谱、光谱、理化等分析检测技术及气体、液体、固体等进样前处理技术,合同、营收实现稳步增长,多个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填补国内空白,实现进口替代。2)2023年谱育科技完成了国内首台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的研制工作,并计划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超高分辨静电离子阱傅里叶变换质谱仪,有望加速公司产品在高水平科研领域的国产替代,增厚公司收入与利润。镌刻研发DNA,生命科学领域望成新增长点。公司把握高端分析仪器领先优势,深度布局生命科学,针对临床研究、疾病的早期诊断与疾病动态发展研究需求,分别成立谱聚医疗、谱康医学、聚拓生物、聚致生物四大业务子公司。此外,公司持续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多元化产品布局与强大的营销服务网络助力业务突破,生命科学领域产品放量有望为公司带来业绩新增长点。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实现营收36.4、43.0、53.8亿元,归母净利润2.0/2.9/4.1亿元,对应EPS为0.45/0.65/0.91元,对应PE为36.0/24.9/17.6x。公司为国内高端分析仪器领军企业,多款产品打破国外垄断局面,研发实力行业领先,我们看好公司产品市占率持续提升与高端分析仪器国产化提速,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商誉减值风险、国产品牌渗透力度不及预期风险、核心零部件进口风险、应收账款减值风险、数据滞后风险、并购整合风险。

  2025年配额公布,制冷剂高景气延续事件:2024年12月1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2025年度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生产、使用和进口配额核发情况的公示》。点评:此次分配方案二代制冷剂配额与此前的征求意见稿基本相同,符合市场预期,三代制冷剂主要品种R32配额略低于征求意见稿,略超预期。我们认为制冷剂配额将持续削减,供给趋紧,行业长期景气行情维持。公司是国内氟化工龙头企业,制冷剂生产配额国内第一,氟化工产业链完备,行业龙头地位稳固,有望受益于行业长期景气,公司2025年估值合理,维持“买进”评级。二代制冷剂配额按计划削减,符合预期:此次公示的2025年HCFCs(二代制冷剂)的配额,总额和各品种配额均与9月的征求意见稿一致,符合市场预期。2025年二代制冷剂生产配额合计16.36万吨(较2024年削减5.12万吨),其中内用生产配额8.60万吨(较2024年度削减4.30万吨)。主要品种R22生产配额为14.91万吨(占总生产量配额的91%),较2024年同比削减3.28万吨,削减比例为18%,内用生产配额为8.09万吨(占总生产量配额的94%),同比削减3.10万吨,削减比例为28%。其他品种来看,R142b生产配额0.34万吨,较2024年削减0.60万吨,内用生产配额0.12万吨,较2024年削减0.46万吨。R141b生产配额0.92万吨,较2024年削减1.2万吨,内用生产配额0.34万吨,较2024年削减0.74万吨。二代制冷剂品种公司2025年将有R22生产配额3.89万吨,占全国配额26.1%,其中内用配额2.53万吨,占全国配额29.4%,内用配额占比全国第一,将充分收益于供给收缩带来的行业景气。三代制冷剂配额略超预期,部分品种配额增量略低:此次公示的2025年HFCs(三代制冷剂)生产配额合计79.19万吨,略低于9月征求意见稿的80.16万吨;其中内用生产配额38.96万吨,也略低于征求意见稿的39.54万吨。此次配额公示中R32、R245fa、R134a配额低于征求意见稿,略超出市场预期,其余品种配额总体变化不大。主要品种R32生产配额28.03万吨,较2024年配额增加4.08万吨,低于9月征求意见稿中的新增4.5万吨,内用生产配额18.45万吨,较2024年配额增加4.25万吨,低于9月征求意见稿中的新增4.5万吨。2025年R245fa生产配额1.95万吨,较2024年增加0.54万吨,低于征求意见稿中的新增0.8万吨,内用生产配额1.40万吨,相较于2024年增加0.54万吨,低于征求意见稿中的新增0.8万吨。此外2025年R134a生产配额20.83万吨,相较于2024年削减0.74万吨,征求意见稿并未有此削减。公司收购飞源化工后,共计R32配额12.8万吨,占国内总配额的45.8%,具备绝对优势,公司R125、R143a、R134a等品种的配额占比也全国领先,牢固确立了三代制冷剂的绝对领先地位。我们认为,三代制冷剂的供给收缩略超预期,且二代制冷剂退出将拉动三代的需求,预计三代制冷剂价格仍将维持高位。需求和库存向好,制冷剂维持高景气:截止12月24日,国内二代主流制冷剂R22均价3.3万元/吨(YOY+69%),三代主流制冷剂R32均价4.25万元/吨(YOY+154%),R125均价3.9万元/吨(YOY+42%),R134a均价4.2万元/吨(YOY+53%),均处于较高位置。需求端,空调内外需消费均超预期,据产业在线万台,YOY+44.2%。其中,内销673万台,YOY+28.7%;出口865万台,ob体育官网YOY+59.1%。预计国内促消费政策仍将持续,对海外新兴市场的出口也将维持较快增速,看好需求端的景气持续。此外,2024年是配额实行的第一年,企业前期累积库存较高,经过一年的消化,当前实际库存较去年环比回落,企业轻装上阵,主动话语权较强。据氟务在线a企业外贸订单报价均上调至4.2万元/吨以上,行业自律性有望向外协同。我们预计供给端的定价能力将进一步提升,预计制冷剂价格仍将维持高度景气。公司作为国内制冷剂龙头企业,配额全国领先,将充分受益于这一景气行情。盈利预测:我们略上修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1.5/31.2/38亿元(前值21.5/30.0/37.5亿元),yoy+127%/+45%/+22%,折合EPS为0.79/1.16/1.41元,目前A股股价对应的PE为30/21/17倍,25年估值合理,维持“买进”评级。风险提示:1、产品价格不及预期;2、新建项目投产不及预期等

  以旧换新政策后,国内家电消费增长较好:从行业出货端来看,国内全行业空调10月、11月内销分别同比增长24%和29%,冰箱10月内销同比增长9%,洗衣机10月内销同比增长17%,在国家出台的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以叠加电商“双十一大促”活动提前,10月出货增长较为明显。国补政策预计将延续,将继续推动2025年家电内销市场增长:国家层面来看,2024年12月16日,中央财办表示2025年支持“两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将比2024年大幅增加,研究将更多市场需求广、更新换代潜力大的产品和领域纳入政策支援范围。地方层面来看,11月21日,湖北省商务厅率先发文《关于组织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核销商户报名的通知》,对湖北省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进行了民企鹅的指引。我们认为目前政策层面基本已经明朗,国家对家电方向的换新补贴预计将延续,力度和范围存在扩大的可能。我们认为家电补贴政策的延续和扩围将会进一步推动公司国内家电销量的增长。海外积极开拓,持续推进全球化布局:公司通过持续的并购积极拓展海外业务(2015收购三洋电机、2016收购GE家电业务、2018收购Fisher&Paykel等),目前已成功实现了多品牌、跨区域的全球化布局。根据欧睿数据统计,2023年按零售量计算,公司在亚洲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26%;在美洲排名第二,市场份额15.8%;在澳大利亚及新西兰排名第一,市场份额14.6%;在欧洲排名第四,市场份额8.8%。2024H1海外市场收入同比增长3.7%,其中南亚、东南亚、中非收入增长迅速,分别YOY+9.9%、+12.4%、+26.8%。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净利润分别为194.6亿元、227.6亿元、253.3亿元,YOY+17.3%、+16.9%、+11.3%,EPS分别为2.1元、2.4元、2.7元,A股P/E分别为14X、12X、11X,H股P/E分别为13X、11X、10X。国内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及海外市场的积极拓展将助力业绩稳步增长,股息率约4%,分红也具备一定吸引力,目前估值也相对合理,维持“买进”的投资建议。风险提示:消费促进政策实施低于预期、国内房地产销售及交付波动、原材料价格波动、汇率波动、海外业务运营风险

  投资要点事件:12月11日,赛轮集团与徐工集团举行战略合作会谈及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此番双方携手,将从技术协作、配套合作深化、质量服务、信息化和数字化、全球化、培训支持、企业内部建设促进等角度开展深入合作。双方将整合各自的优势资源,促进工程机械与轮胎技术的深度融合,深化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服务体验,在实现互利共赢的同时,不断促进行业技术革新和社会发展。点评:前三季度轮胎产销两旺,顺势涨价转移成本压力。前三季度公司全钢、半钢和非公路胎产品的产销量均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总产销量同比增长均超过30%,带动整体收入及利润均实现大幅增长。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28.38%,同比+2.92pct,归母净利润率13.73%,同比+3.08pct。单三季度来看,公司实现轮胎产品收入81.73亿元,同比+15.99%;当季轮胎产销量分别为1921.63/1933.39万条,分别同比+17.61%/+22.81%,公司毛利率27.69%,同比-0.10pct,环比-2.08pct,归母净利润率12.89%,同比-0.38pct,环比-1.34pct。三季度公司利润率有所下滑主要系:①受产品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公司轮胎产品平均价格同比-5.55%,环比+0.36%。②原材料方面,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炭黑、钢丝帘线四项主要原材料总体价格同比+15.08%,环比+1.77%。根据轮胎商业公众号,10月公司发布涨价函,决定自11月1日起对PCR四品牌部分产品价格上调3%-5%,有望在四季度对冲成本端压力,改善利润表现。持续推进全球化布局,柬埔寨项目开拓成长边界。海外产能建设方面,公司已在越南和柬埔寨建有轮胎生产基地,并已经或规划在墨西哥和印尼建设轮胎生产项目。其中越南工厂规划有年产1600万条半钢胎,260万条全钢胎以及10万吨非公路胎产能,截至2023年分别已达产1250万条、200万条和7万吨;柬埔寨工厂规划有年产2100万半钢胎及165万条全钢胎产能,截至2023年已分别已达产900万条和90万条;此外公司拟通过墨西哥合资公司投资建设年产600万条半钢胎项目,已于5月奠基;印尼工厂将建设年产300万条半钢胎、60万条全钢胎与3.7万吨非公路轮胎项目,已于9月动工。10月30日,公司公告调整墨西哥控股子公司注册资本及出资比例,将项目实施主体STT的注册资本由1.2亿美元调整至2.4亿美元,公司出资比例由51%调整至75%,可以更好满足墨西哥轮胎项目的资金需求,保障其年产600万条半钢胎项目的建设。同时公司公告拟投资建设“柬埔寨贡布经济特区项目”,计划引进全球与橡胶行业相关的化工新材料、废旧橡胶回收处理等头部企业入驻,有利于构建更完善的全球供应链体系并满足全球化战略发展需要,开拓成长边界。液体黄金提升品牌形象,配套市场版图不断完善。公司持续发力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分别为7.37亿元/11.3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43%/39.15%。公司拳头产品液体黄金已从卡客车和乘用车延伸至工程胎领域,在11月的上海宝马工程机械展中,公司发布世界首创采用液体黄金新材料的高性能工程子午胎产品,可用于200吨级以上巨型刚性自卸车、高承载的电动宽体自卸车,其采用全新轮廓设计,具有更耐磨、更节能的优势,彰显巨胎领域研发实力,助力矿山工程机械绿色高效发展。同时公司以液体黄金为核心,在配套市场持续发力,针对不同的细分领域和使用场景推出了丰富的液体黄金产品线年半年报,已进入比亚迪002594)、奇瑞、吉利、长安、蔚来、北汽、越南Vinfast等多家国内外汽车企业的轮胎供应商名录,并实现向比亚迪元PLUS、秦L及海豹06及越南VinfastVF5、VF3等国内外车型的批量供货,拓宽配套市场版图的同时进一步深化了品牌影响力。盈利预测:鉴于公司配套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海外产能亦在稳步建设并逐步投放,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8、51.7、58.0亿元,分别同比+38.4%、+20.9%、+12.1%,对应EPS分别为1.30、1.57、1.76元。维持公司“买入”评级。风险提示: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贸易摩擦加剧。

  民生证券——公司事件点评:国产算力龙头深耕根技术,AI时代自身价值持续强化

  事件概述: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海光信息自12月以来成功申请多项专利,包括“测试方法、测试装置、电子装置以及存储介质”、“处理器的双路互连系统、片上系统及计算机设备”、“一种芯片设计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等。处理器互联等技术持续进步,不断加强根技术自主性。“处理器的双路互连系统、片上系统及计算机设备”的专利的主要内容:为实现两个处理器之间的双路互连,为两个处理器之间的数据传输提供基础,并且处理器的双路互连的连接方式便捷高效,能够简化处理器的双路互连设计。在AI时代,提升集群训练的芯片间互联能力至关重要,公司在此方面技术的不断加强,为拓展更多训练侧的客户奠定重要基础。在“测试方法、测试装置、电子装置以及存储介质”的专利中,测试方法包括:经由双倍速率物理层接口与被测试设备进行数据通信以传输目标数据;以及对目标数据进行读写处理,其中,所述目标数据用于执行数据校验以测试所述被测试设备的性能。该测试方法可以摆脱对第三方指示产权(IP)供应商的依赖。在大国的科技博弈中,根技术的自主性具有较强重要性,公司持续在CPU领域加深布局,不断加强根技术自主性,有望在国产厂商中逐渐展现自身优势。在“一种芯片设计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专利中,相关发明涉及集成电路领域,能在保证芯片具有较合理的晶粒构成的同时,有效降低芯片设计的复杂度,有助于公司提升自身芯片设计能力和迭代的效率。DCU布局持续深入,深算系列产品进展顺利。公司持续加大在DCU软件方面投入,打造了自主开放的完整软件栈,包括“DTK(DCUToolkit)”、开发工具链、模型仓库等,其完全兼容“CUDA”、“ROCm”生态,支持TensorFlow、Pytorch和PaddlePaddle等主流深度学习框架与主流应用软件。公司具有良好的生态,构建了拥有完善的层次化软件栈的统一底层硬件驱动平台,其能够适配不同API接口和编译器,并支持常见的函数库、AI算法与框架等。性能方面,海光DCU具备强大的计算能力、高速并行数据处理能力、良好的软件生态环境等技术优势,客户覆盖了包括智算中心“新基建”、互联网、金融、运营商等行业,并与头部互联网厂商推出了联合方案,打造了全国产软硬件一体全栈AI基础设施,形成了多个标杆案例。与此同时,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号召,积极支持行业构建数据中心和算力平台,促进智能计算与数值计算的深度融合,全面助力AI在智慧城市、生物医药、工业制造、科学计算等领域的规模应用,推进“AI+”产业落地。业绩高速增长,CPU布局及产业生态持续完善。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1.37亿元,同比增长55.64%;实现归母净利润15.26亿元,同比增长69.2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4.75亿元,同比增长76.87%。其中2024Q3单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3.74亿元,同比增长78.33%;实现归母净利润6.72亿元,同比增加199.90%。海光CPU主要面向复杂逻辑计算、多任务调度等通用处理器应用场景需求,兼容国际主流x86处理器架构和技术路线,具有优异的系统架构、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丰富的软硬件生态等优势,其产品已经大规模应用于电信、金融、互联网、教育、交通、工业设计、图形图像处理等领域。与此同时,公司围绕上下游不断打造优质产业链,生态持续完善。公司联合国内主流服务器厂商围绕着不同类型的市场需求,形成了涵盖通用机架式服务器、人工智能服务器、刀片和高密度服务器、存储产品以及视觉工作站、边缘计算产品等诸多形态的产品,形成了有规模的国产整机合作伙伴体系,共同推动公司产品向最终用户的导入和覆盖。公司的高端处理器产品已获得国内众多行业用户的广泛认可,并逐步与浪潮、联想、新华三、同方等知名服务器品牌建立了合作关系。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芯片领域龙头,CPU业务保持快速发展态势,DCU业务自身优势不断增强,有望打开公司新的成长空间。预计24/25/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58/25.94/33.97亿元,对应PE分别为167/126/96X,维持“推荐”评级。风险提示:产品迭代升级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开拓不及预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