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体育新闻

ob体育官网盘点2024温暖回响

  奋斗,一个让人心潮澎湃的词汇,一种让梦想照进现实的力量。这一年,从雪域高原到东海之滨,从白山黑水到南国密林,大江南北的座座军营里,一场场“新时代奋斗观”大讨论热烈展开,引导广大官兵凝聚思想共识、激发奋进动力。

  奋斗是青春的底色,拼搏是梦想的阶梯。这一年,“读者之友”专版“走进”基层战友,在一场场讨论交流中聆听投身强军实践的奋斗心语,定格立足战位专攻精练的奋斗身影,感悟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的奋斗情怀。

  奋斗的征程,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里,我们邀请几场讨论交流活动的主人公再次与读者相见,讲述“未完待续”的奋斗故事,以期冀的目光,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时近年末,我身处祖国最南端,感受着“盛夏”的酷暑,微信朋友圈里已经有人晒起了雪景。我想起远在祖国北极的战友,他们那里已是大雪纷飞了吧。

  我给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北极哨所的战友拨通电话,询问他们的近况。听他们讲,这几天北极哨所已经达到零下30摄氏度,界江已经封冻了。

  几个月前,我和两名战友代表单位前往北极哨所参观见学,开展了一场线上线下同时进行的“新时代奋斗观”大讨论活动,表达了“我们身处祖国南北两端,都坚决不让祖国领土丢一寸”的共同心声(详见本报7月27日6版)。

  在那里,我有幸搭乘他们的巡逻艇,一起前往界江巡逻。界江水流湍急,江面下还有暗石,稍不留神就可能撞坏船艇。哨所战友说,冬天江面结冰时更加危险,看似平静的冰面下暗藏危机。最怕的是遇上“清沟”,江面浮冰下是流动的江水,若是巡逻时不慎陷进去,很可能被冰碴划伤,万一掉进冰窟,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一年四季被骄阳“笼罩”的我们,很难想象在冰天雪地与严寒抗争的场景,北极哨所战友的描述,让我们感受到他们巡逻执勤时面临的重重考验。结束交流返回单位,我们把参观见学的所见所闻和战友们分享。

  “身处‘极地’、挑战极寒、追求极致、打造极品”,北极哨所官兵的这句口号,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我告诉战友们,在极寒条件下,北极哨所战友却有着“极致”的追求:工作流程,他们对时间节点的把控精准到“分”;生活训练,ob体育下载大到装备保养,小到个人内务,全都一尘不染;实战实训,他们积极探索创新战法和训练模式,充分利用步行、乘车、乘艇,冬季采取乘摩托雪橇与视频监控、飞无人机相结合的方式,让边境执勤实现昼夜管控,无缝衔接。

  “正是因为他们以一丝不苟、严谨细致的态度,将训练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尽力做到极致,才能在极端天气的考验下完成各项任务。”听完我的讲述,我们班的二级上士符德接过话茬:“我们执行任务时也时常会遇到突发的极端情况。”他回忆起一次出艇时的惊险场景。那天,海面局部气象瞬间恶化,大海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巨手搅动,坐在小艇上就像坐上了过山车。

  “虽然那次我们侥幸躲过了巨浪,但能不能保证下一次碰到类似甚至更恶劣的情况时,能顺利完成任务安全返回?”符德的话,引发大家的思考和讨论。我们在台风天和暴雨季是否因为气象条件不好而降低了训练要求?随艇巡逻时,海况瞬息万变,我们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应对极端天气的挑战……北极哨所战友的那句口号,带给我们很多启发。礁盘虽小,使命如山,没有过硬的本领,没有极致的追求,就担不起打赢的重担。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和巡逻艇分队的其他骨干一起,逐步探索装备的性能极限,研究制订极端天气下巡逻艇的操作流程和应对方案,并利用11月份海上气象较差的时机进行检验,不仅提升了各职手在恶劣气象条件下的操作能力,也为巡逻艇编组执行任务积累了关键数据和实践经验。我们还主动联系厂家提出改造意见,小艇的排水孔、自扶正等多项装置都得到升级更新,大大提升了海上航行的安全性。

  在北极哨所参观时,我看见活动室里挂着用松枝树叶创作的画作,他们还送给我们一幅白桦树树皮画,画面中央的图案是写有“神州北极”字样的石碑。北极哨所战友把“北极”的冰封雪裹描绘在“画纸”上,也在记录他们的青春印迹,描摹他们的戍边岁月。回到单位后,我和战友们也在琢磨,能不能创作一个独属于我们守礁官兵的作品。

  前不久,我和战友利用空闲时间,在巡逻艇库外的文化阵地上,用礁石搭建起一处小水池。我们给这座景观取了一个“霸气”的名字——猎鲨池。在传统海洋文化中,能够捕获鲨鱼意味着具备非凡的勇气、高超的技艺和强大的力量。这座“猎鲨池”,就象征着我们守礁官兵无惧巨浪狂涛、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和力量。

  一南一北,一寒一暑,我们和北极哨所远隔千里,都面临着自然环境与使命任务的双重考验。然而,官兵心之所向如一、志之所趋相同,无不用钢铁般的意志挑战着身体与心理的极限,无不以赤胆忠诚全情投入祖国的边防事业,建功边防海疆。

  在军报刊登的那篇《北极哨兵和南沙卫士的约定》文章中,我留意到北极哨所二级上士王乐成的一个提议:他看到我和前来的两名战友由于长期在强紫外线下生活训练,皮肤黝黑,提到他们在高寒地区生活,脸颊上都有两抹“边防红”,这些都是边海防军人的特殊“勋章”。他提议,两地官兵不妨举办一次分享会,讲一讲“勋章”背后的故事,讲一讲属于边海防军人的荣光。

  在这里,我们向北极哨所的战友发出邀请,希望他们登上礁盘,看一看祖国美丽的海疆,一起为主权碑描红,共同重温军人誓词:“我是中国人民军人,我宣誓……”

  年终岁尾之际,我拨通了场站老前辈李守斌的电话,向他致以新年祝福的同时,还向他汇报了场站官兵今年取得的成绩。电话那头,老前辈很高兴,鼓励我们“继续加油干”。

  今年80岁的李守斌,是场站某导航台第三任台长。今年夏天,在一场“新时代奋斗观”视频交流活动中,这位导航台的“开拓者”,受邀向年轻官兵讲述了50多年前他和战友们发扬“乐守高原、自觉奉献、开拓进取、不懈奋斗”的“挎包精神”,让“江心小岛红旗飘”的故事。活动现场,导航台现任台长张斌以及从连队考学的空军工程大学学员林施印,从不同视角分享了一代代官兵传承“挎包精神”的成长经历。不久后,他们的动情讲述以《江心之上 守望蓝天》为题在军报刊发(详见本报6月29日6版),“人民空军”微信公众号等相继转发,让这个小小的“挎包”走出了高原的江心小岛,被更多的人所了解。

  建台前辈们背过的一个绿色挎包,一直展示在连队荣誉室里。每逢有新兵入营,都会来到荣誉室上“第一课”,在心中播下扎根高原、守望空天的种子。当年,前辈们用挎包装满新鲜土壤和牛羊粪带回台站,在江心小岛一点点打造出能种植蔬果的良田。这个小小的挎包里,还装了些什么?如今,传承“挎包精神”,我们肩上的“挎包”里又该装些什么……这些问题,萦绕在每一个在展柜前驻足凝视的官兵心间。作为单位的新闻报道员,我也在寻找和记录新时代的“挎包故事”。

  入冬,高原天寒地冻,寒风夹杂着雪花和沙粒打在脸上。训练场上,一级军士长代海永正带领战友们进行体能训练。身在高原,受制于氧气含量低等不利自然条件,开展体能训练受到一些影响。作为连队年龄最大的“老大哥”,代海永不仅训练成绩排名靠前,还自创了一套高原体能训练方法,指导连队官兵个个练就过硬体能。

  训练结束,代海永又来到车场,为新讲解装备原理。“代班长,你真是一年比一年忙了!”我的一句玩笑话,引出代海永的心声:“既然选择留队,就要为场站作出更多贡献。”去年,代海永服役期满。面对家人的团聚期盼,他思索再三,还是写下了留队申请书。这一年,他在教学工作之余,和厂家保持热线联系,确保新装备发挥效能。“我在高原这么多年,别的不说,经验还是有的。能帮着年轻战友少走点弯路,能让新装备尽快生成战斗力,我留下来也心安。”代海永说。

  在导航连,学习室的灯光常亮到深夜,映照着二级上士何盛誉和战友们伏案的身影。何盛誉是从江心小岛走出来的兵,入伍9年,已经有3门专业通过岗位资格认证,如今又向第4门专业发起“冲锋”。

  今年秋天,何盛誉和战友前往异地执行一项任务。为了保证万无一失,他向有任务经验的老骨干请教,结合自己多年所学形成细致方案,与战友反复推演。因任务完成出色,年底他被评为“四有”优秀士兵。“‘一专多能’不是简单多学几门专业,而是要发挥补位增效的作用。”在何盛誉看来,“不管在哪个岗位,无论从事什么专业,当兵就要想着打仗,想着自己还能为战斗力作啥贡献。”

  高原的寒冬,万物萧瑟。导航台所在的江心小岛上,一抹红色如火焰般,点亮冬日的沉寂。那是用碎石铺陈的“挎包精神”文化石,“乐守高原、自觉奉献、开拓进取、不懈奋斗”16个红色大字,被一代代官兵描得越来越鲜艳明亮。装着前辈的嘱托,装着守望空天的誓言,装着使命与追求,新时代的“挎包故事”,每一天都在上演。

  “李干事,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上次参加交流的3名同学,在学校‘海科杯’结构设计比赛中获奖了!”

  手机屏幕那头,是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辅导员李焱。几个月前,该学院数十名学生代表登上徂徕山舰,围绕“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主题,与年轻水兵进行了一场交流对线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我和李焱一直保持着联系。

  “这几天学院想组织一次总结交流会,能不能请官兵来参加,也到大学校园里来看一看?”一个阳光和煦的冬日,我和10名徂徕山舰官兵作为代表,受邀走进上海交通大学。

  庄严肃穆的教学楼、古朴厚重的图书馆,彰显着一座百年名校的历史底蕴。学生们骑着单车穿梭在“求知路”上的匆匆身影,让校园的青春气息扑面而来。

  在文博楼多功能厅,我们看到不少熟悉的面孔,上次登舰交流的王崇光同学热情地向我们挥手。

  “今天参加活动的学生,一半是入学不久的大一新生。在军报上看到那篇上舰交流的文章,他们很兴奋,都想来和驰骋海疆的水兵见见面。”李焱在一旁介绍。

  笔挺的“海军蓝”,胸前闪亮的“四有”优秀士兵奖章,标准的军礼,徂徕山舰辅机兵俞子康走上讲台,便赢得阵阵掌声。

  “我的职责是每天对装备进行维护保养、文书登记。日复一日的工作也曾消磨我的热情。可我渐渐发现,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状态和作为。我尝试做出改变,鼓起勇气报名参加专业维修技能比武。那段时间,一有空我就钻进机舱研究拆装技巧,主动找经验丰富的老班长请教,不知不觉记了两大本笔记。”在专业比武中取得第二名的俞子康,分享着他的备赛经历。

  俞子康的故事,令俞施伟同学感同身受。刚刚获得“海科杯”三等奖的他,准备明年向一等奖发起冲击:“来到交大求学,进入新环境的不适和繁重的课业一度令我迷茫。在徂徕山舰听到黄飞班长讲起自己30年如一日的奋斗故事,我很受触动。我不仅要学习知识、充实自己,更要用所学本领为建设海洋强国贡献力量。我想,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实现个人价值的至高路径。”

  一个个逐梦故事,一次次思想碰撞,巡航万里海疆的舰艇水兵与青年学子热火朝天地交流,不少同学都流露出携笔从戎的想法。我注意到,几名同学在发言中都引用了校训“饮水思源 爱国荣校”,便向李焱请教其中的含义。他笑着说:“一会儿啦。”

  很快,我们在校史博物馆找到答案。钱学森水力学试卷、印有“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字样的“西迁乘车证”、杨嘉墀院士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浓缩了百年校史的一件件展品,展现着一代代学子以卓越的学术成就和杰出的创新能力为国家发展进步作出的贡献。那一刻我意识到,对“饮水思源 爱国荣校”最好的诠释,不是文字,而是行动,奋斗亦是如此。

  走进海洋深水实验池,一个个精密的实验设备,模拟着深海极端环境下的各种场景。看到海浪不断拍打着“岸滩”,官兵们感到既熟悉又震撼。“那个钻井平台,我们在海上见过”“海上疏浚装备原来是这样研制调试的”“我们的装备能不能也在这里实验”……他们围在实验池旁,观察科研人员如何通过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去探索海洋的奥秘。

  大海,那么深又那么远。舰艇水兵与莘莘学子,怀着向海求知、向海图强的期冀,以梦想为舵、以奋斗为帆,共赴一场逐梦深蓝的青春之约。

ob体育官网盘点2024温暖回响(图1)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版权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