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跨越空间:让现代教育走进农村--雪峰山区农村信息教育发展调查及思考向爱青
仪器分析是采用比较复杂或特殊的仪器、通过测量某些物质的物化性质的参数和变化来确定物质的化学组成、成分含量及化学结构等信息的一门学科。因其简便、快速、灵敏、准确、易实现自动化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新材料、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医药、食品科学等领域。由于其应用的广泛性和先进性,我国绝大多数高校都将其作为基础课向相关专业开设。青岛农业大学将其作为化学、材料化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工程、环境科学、水产养殖、农业资源与环境等专业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了解各种仪器的结构,熟悉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各种仪器的原理,充分理解课堂上的理论知识,是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的重点。本文就仪器分析实验课教学进行了探讨。
在实验教学中,采取讲解——提问——讲解的教学方法。即在实验开始前的讲解过程当中,就学生学习过的理论知识提问,让他们把问题“带”到实验中,认真对待实验,争取运用学习过的理论知识,然后通过实验,自己解决问题。对于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再逐一加以解答。这样,在实验过程当中,学生就有了一个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从而实现认识的飞跃。
仪器分析实验中使用的基本上是大型精密仪器,自动化程度较高。仪器运行过程当中,学生往往感到无事可做。因此,针对学生在实验室里操作技巧较薄弱这一情况,完全有必要在某些实验中,将这部分时间充分利用,规范学生的基本操作,强化实验技能。基本操作的正确与否,是否规范化,是完成实验的前提条件。如气相色谱实验,进样后样品的出峰时间有的在20~30min左右,在这段时间里,就可以让学生空针在另外的色谱柱上进行进样操作,熟悉微量进样器的使用方法。紫外分光光度实验中,谱图扫描的时间也可以让学生练习比色皿的使用,发现操作不规范现象,应该及时纠正,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
数据处理是数据分析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而仪器分析实验要求较强的数据处理功能。很多学生是初次接触仪器分析,对此不甚了解。
因此,在实验的空隙时间内,给学生介绍几种数据处理的方法、教他们如何用数据处理的方法解决一部分问题很有必要。同时,实验中得到的数据,让学生手动记下来,实验结束后自己分析处理,而不是直接打印仪器软件上得到的结果。努力做到活学活用,并且将学到的知识及时加以巩固。这样他们在做毕业论文时,遇到数据处理的问题就不会觉得陌生,而是可以把数据处理得比较熟练。ob体育 转贴于
仪器分析实验与普通的化学实验相比,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同时还有其特殊的危险性。比如,原子吸收中乙炔气体的点燃、高压钢瓶的开启和关闭、气相色谱中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氢气的点火等,都有一定程度的危险性。另外,除了上述危险之外,在开启大型精密仪器的过程当中,如果学生操作不当,也会对仪器造成损害。为此,仪器分析实验室的每台大型仪器都配备了辅助教学手段,即把仪器的具体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都写在纸上并压膜塑封,放在仪器旁边,让学生在开机之前仔细阅读,按照说明做到独立开机进行操作。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尽快熟悉仪器,而且也提高了动手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为他们在以后从事类似的工作时独立调试仪器打下了基础。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涉及一些交叉学科,它结合了大量的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科技含量较高,需要掌握的知识多。学生在规定的学时内进行实验,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实验结果的部分数据可能不是很理想。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学生尊重实验结果,实验报告中不能编造数据,而是认真查找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出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为此,在教学中实验室应对学生全面开放,在计划学时内没能完成实验内容或者实验失败的学生,提前同教师联系时间和实验室,鼓励他们参加开放实验,培养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实事求是的品质。同时,实验室的开放,为学生开展创新型实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毕业论文设计做好了准备。
仪器分析实验操作复杂,实验周期长,而且大型精密仪器数量相对而言比较少,因此,一般该实验课没有考试内容。为了达到实验教学目的,可考虑引进合理的考试机制。具体操作内容为:考前约一周公布试题,考试分小组进行,提前抽签,学生根据题目可查阅资料,组内共同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教师给予适当指导,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我从事初中化学教学多年,任教班级的学生数均在55人左右,为完成教研工作我所到听课班级的学生数也在55人左右。在这些班级,每次做演示实验时,只有前三排的学生能看见实验现象。如教师拿着实验仪器往教室后面走,一是不方便;二是有些实验现象显示时间较短,刚走到第二排时,现象就消失了,后面的学生仍看不见。如进行分组实验,2~3人一组,实验时经常是一名学生操作,另一名学生观看,学生没有均等的实验操作机会。实验教学进行了一个学期后,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仍存在问题。ML仪器是我从事初中化学教学时制作并使用的,现已向其他学校推广使用。
我自制的ML仪器尽量保持了普通仪器的实验原理,与课程标准及教材实验能够较好地匹配。我对部分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装置易操作、实验现象明显。如用稀硫酸和锌制取氢气及用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气体发生器装置;用青霉素瓶代替试管、胶塞;用空油笔芯塑料管代替玻璃管;用气门芯胶管代替胶管;用2 ml注射器代替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根据注射器注入溶液的量来控制反应速度就是对原有装置的改进。再如,滴瓶用塑料眼药水瓶制成。在塑料眼药水瓶口用针扎一个小口,使用时轻轻挤压瓶体,溶液会一滴一滴地滴出,用后再盖上瓶帽,以防止挥发,当瓶中溶液用完后也便于吸入溶液,这也是对原有装置的改进。
2.滴瓶(图3)――用塑料眼药水瓶制作,大小据需要选取,用于盛放溶液,挤压瓶体,溶液滴出。
3.加热试管(图4)――用庆大霉素等针剂安瓿制作,大小据需要选取。用于完成加热在试管内进行的实验,如高锰酸钾分解等。
5.气体发生器(图6,不加热)――用青霉素瓶(带胶盖)、空油笔芯塑料管气门芯胶管和2 ml注射器制作。需要加液时,注射器针头插入胶盖中。用于完成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制取气体的实验,如氢气制取、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等。
7.铁架台(图8)――用罐头瓶铁盖上固定自行车辐条制作,辐条上固定的夹子用伸缩裁纸刀上的刀片固定装置,试管夹或铁圈可固定在夹子上,和辐条同时固定。用于固定加热的试管和铁圈等。
8.酒精灯(图9)――用玻璃药瓶、小铜管和衣服上的金属圆标签制成。标签上打孔,穿入小铜管,标签下套入耐高温胶皮,固定灯芯不水平移动。不用时灯芯放入另一瓶中密封保存,灯芯湿润。盛放酒精的玻璃瓶盖上瓶帽,防止酒精洒出。
9.水槽(图10)――用透明塑料瓶作。大小据需要选取,用于排水法收集气体。
10.集气瓶(图11)――用锉摩沙青霉素瓶制作。大小据需要选取,用于收集气体。
11.毛玻片(图12)――用锉摩沙玻璃制作。大小据集气瓶大小配制,用于盖集气瓶。
12.药匙(图13)――用硬塑料片剪成,热水中浸泡后弯曲成勺状,大小据试剂瓶口确定,小头为小匙。用于取固体药品。
13.表面皿(图14)――用玻璃片制作,放在铁圈上可用酒精喷灯加热压成锅形(不压也可)。
14.烧杯(图15)――用小酒杯代替,用于罩在火焰上方检验物质燃烧的生成物。
15.玻棒(图16)――用砂纸摩去玻璃条棱角制作。用于搅拌,如蒸发、溶解等。
16.蒸发皿(图17)――用瓷质酒杯代替。大小据需要选取,用于蒸发,如粗盐提纯中的蒸发。
17.铁圈(图18)――用铁丝弯成,大小根据蒸发皿确定。用于夹在铁架台上固定蒸发皿蒸发溶液,如粗盐提纯。
19.燃烧匙(图20)――用漆包线一头砸扁成锅形弯曲而成。做固体物质在集气瓶中燃烧实验,如硫、磷在氧气中燃烧等。
1.制取氧气及收集(图21)――该实验用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用2 ml注射器中的过氧化氢注入青霉素瓶中的量控制反应速度。
2.氧气使带火星火柴复燃(图22)――收集好一青霉素瓶的氧气,观察其物理性质,伸入带火星的火柴棍,复燃。
3.高锰酸钾分解(图23)――用带柄电线夹夹住放入高锰酸钾的安瓿,经加热后高锰酸钾分解,安瓶口放带火星的火柴棍,复燃。
4.氢氧化钠潮解(图24)――用镊子取一片固体氢氧化钠置于玻璃片上,观察现象。
5.制取二氧化碳(图25)――与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气装置相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7.制取氢气(图27)――与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气装置相同,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并把收集满的氢气倒放在桌面上。
8.氢气点燃(图28)、检验氢气燃烧产物(图29)――点燃氢气,火焰上方罩一个酒杯,观察水珠。
9.溶液之间反应(图30)――点滴板右边滴氢氧化钠溶液2滴,再滴酚酞试液半滴,氢氧化钠溶液变红。点滴板左边滴2滴硫酸铜溶液,再滴2滴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出现蓝色沉淀。
12.红磷在高锰酸钾分解的氧气中燃烧(图33)――高锰酸钾加入安瓿后加热分解,加入一小粒红磷,红磷燃烧,出现火焰、白烟,用棉花堵住安瓶口。
13.硫在氧气中燃烧(图34)――燃烧匙中放入硫,在空气中点燃,伸入充满氧气的青霉素瓶中,硫燃烧,火焰为明亮的蓝紫色。
利用自制的ML仪器能完成初中化学的全部实验,可以完成高中化学的部分实验。学生能够独立实验,人人都能看到明显的实验现象,较快地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有效提高了实验教学中的学生参与度,同时也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为学生学习化学理论知识奠定了基础。
自制的ML仪器对实施课程标准中强调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着积极作用。
自制的ML仪器所需的生活用品或废品易找,无论是城镇学生还是农村学生都能制成这套仪器,可以推广使用。一些企业也可以生产这套仪器,为有购买能力的学生提供方便。
维护与管理贯穿于大型仪器的整个使用寿命始终,是大型仪器管理的重心,其主要任务是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保证大型仪器始终处于较好的技术状态,用最少的资金、人力和物力,使大型仪器发挥最佳的作用。大型仪器关系到实验室的科研工作顺利开展和学术发展,其使用情况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实验室的科研水平。在大型仪器的维护和管理中,应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包括维护制度、预约制度、使用制度以及责任制度等方面的管理制度。
1.1建立规范的维护与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大型仪器维护与管理制度,是大型仪器具有较高的有效机时数、能物尽其用的基本保障。在制定维护、管理制度时,应根据所在实验室的实际使用情况,制定相应的维护制度、责任岗以及预约使用制度。
1.1.1维护管理制度大型仪器价格昂贵、技术含量高,而且使用者(主要是研究生)流动性大,因此,需要专人负责每套大型仪器的全面管理,维护管理制度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技术档案。从大型仪器的采购开始,我们就对大型仪器建立起相应的技术档案,并且这个档案将跟随大型仪器始终。一般档案内容包括大型仪器的购置合同、技术协议、软硬件材料、说明书、安装调试记录、验收报告以及后续的维修报告等。(2)编写操作规程。对每台大型仪器编写详尽的仪器操作规程,制成活页夹,与大型仪器日志一起放置,方便师生在使用过程中进行查阅。(3)制作温馨提示板。根据每台大型仪器的特点,将使用注意事项以及平时使用者容易犯的操作失误在上面标示,放置醒目位置,以减少使用者操作失误的可能性。(4)实行大型仪器室准入制度。实验室所有大型仪器房安装指纹锁,师生进出必须随手关门,使用者必须经过严格的操作培训,上机考核合格后,方拥有进入大型仪器室的指纹以及使用账户。(5)日常维护制度。根据每台大型仪器的不同要求,制定日常维护制度,大型仪器日常维护由专职实验技术人员完成,并做好维护日志。例如,根据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容易污染的特点,制定隔天清洗离子源、每季度清洗离子传输毛细管、每半年更换机械泵泵油等制度;根据核磁共振仪的特点,制定每周补充液氮、校正基础匀场参数,每季度校正90°脉冲参数,定期联系补充液氦等制度,严格按照不同大型仪器的要求做好日常维护工作,减少仪器的故障率。
1.1.2党员责任岗位针对学校实验系列大型仪器的情况,设立党员责任岗位,但专职岗位数较少而研究生党员数目较多。从2004年开始,实验室教工党支部与研究生党支部紧密结合自身科研工作的实际设立党员责任岗,在负责的大型仪器边上摆放醒目的党员责任岗标志,明确标示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党员责任岗设立的对象是研究生党员及负责实验室管理与技术支撑的教师党员。党员岗位的设立因人而异,主要根据责任者的研究方向以及平时所使用的大型仪器情况安排岗位,保证各责任人熟悉自己所履行的责任和维护方便,要求其定期做好大型仪器的外部清洗和简单的维护工作;并且在大型仪器日常运行过程中关注运行状况,出现问题及时向专职实验技术人员汇报。通过党员责任岗的设立,督促研究生加深对大型仪器工作原理及操作规范的学习了解及爱护,保证大型仪器的完好率。
1.1.3预约使用制度利用实验室服务器内部网,从2006年实验室整体搬迁紫金港校区后,实行大型仪器网上预约使用制度,先预约先使用。为减少机时浪费,规定连续预约使用时间不得超过3天,同时,根据项目结题以及论文修改等的具体情况,使用者可向大型仪器管理员提出预约安排调整的申请,管理员负责使用安排的统一协调。所有的使用者均需认真填写大型仪器使用日志,记录仪器开关机时间、测试样本数、运行状况、环境温湿度等,大型仪器管理员不定期对使用记录进行抽查,发现未按要求记录大型仪器使用记录的使用者,第一次以电子邮件警告,第二次停止该使用者的同类型大型仪器使用权一周。
1.2大型仪器运行过程管理大型仪器的运行过程管理是确保大型仪器正常运行、高效服务科学研究的根本。实验室根据大型仪器的不同功能进行分类:(1)将荧光定量PCR仪、流式细胞仪等分子生物学仪器,倒置相差显微镜等细胞观察仪器、液质联用仪等分析类仪器、核磁共振仪等分别集中放置,方便实验技术人员的分类管理和研究人员的使用,提高管理效率和使用率;(2)由于液质联用仪和核磁共振仪对环境温湿度较为敏感,而且南方空气潮湿,液质联用仪曾经在梅雨季节由于湿度过高发生故障,因此,在大型仪器室配置除湿机,并密切关注实验室的湿度,一旦湿度超过大型仪器能忍受的范围,立即暂停运行采样。(3)实行维修申请制度。大型仪器使用者在发现大型仪器异常时,需从内部网下载空白大型仪器维修申请书,并认真填写仪器名称、型号规格及序列号、发生故障的现象等,及时上报实验室主任。实验室主任根据情况联系工程师上门服务或购买配件自行更换。对于使用特别频繁的大型仪器,实验室主任定期同生产厂商签订维修服务合同以保证大型仪器的完好率,更好地保障科研工作的开展。实验技术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通过仔细观察学习,积累一定的经验。作为药物分析学实验室,我们拥有9台高效液相色谱仪,通过多年的工作积累,实验技术人员能对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故障做出初步判断,并且能自行更换一些配件(例如泵排空阀过滤白头、泵入口主动阀、四元泵比例阀、检测器氘灯等),同时,实验室主任一般会提前购买易损配件,放置于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备品、备件盒中。自行维修可以缩短仪器的维修时间并降低维修成本,一般情况下,如果实验室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发生故障,在我们备有配件的情况下都能当天消除故障。通过实行维修申请制度,设定维修时限,缩短大型仪器处于损坏状态的时间,并留存大型仪器故障日志,在很大程度上方便实验室主任准确掌握大型仪器的运行情况及每年大型仪器的损坏情况,也方便了实验技术人员根据大型仪器的运行状况适当调整日常维护计划并提前购买配件。
2.1集中培训考核高等院校中科研活动的主体是研究生,而研究生流动性较大,结合药物分析学实验室的特点,实验室主任在新学年开始时对所有新生进行集中培训,培训内容为实验室安全教育、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原理及上机操作、科研实验记录规范及大型仪器日志填写规范。安全管理是实验室管理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通过安全教育使学生了解在实验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可能遇到的危险及正确的处理方法,也让学生了解实验室发生突发安全事故时应采取的适当措施,充分调动研究生的主人翁精神,在大家的一起努力下,发现实验室的安全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整改措施。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培训使学生充分了解大型仪器的性能、工作条件、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上机操作考核合格后方拥有仪器使用账户并可独立操作。大型仪器使用过程中,管理员通过不定期巡查使用情况,督促研究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大型仪器,认真填写使用日志,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2.2个别培训考核考虑到对液质联用仪以及核磁共振仪等大型仪器采用集中培训存在效果不佳的可能性,而且只有少部分研究生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这些设备,因此,液质联用仪和核磁共振仪的培训和考核采用个别带教考核的形式。针对实验室质谱仪有不同的生产厂家(有Agilent、Finnigan、ABSCIEX)、操作界面相差较大的特点,要求研究生在需要用到这些大型仪器前,先跟随具有上机操作资格的高年级研究生熟悉大型仪器操作界面并阅读操作规程,再向管理员提出培训申请,由实验技术人员负责讲解大型仪器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培训完成后进行上机操作考试,合格后方可单独操作大型仪器。
学校从2008年开始建立“浙江大学大型仪器共享管理系统”,系统涵盖学校所有10万元以上的分析测试类仪器,具体内容包含基本信息、使用记录、服务成果、培训信息、故障维修、预约管理等模块。系统的启用方便了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实时掌握各仪器的运行状况,也保障了共享服务的对内对外宣传工作,校内师生可以从系统中找到自己所需用到的大型仪器,并找到相应的测试联系方式以及收费标准等信息。同时,学校于2009年6月出台“浙江大学大型仪器设备有偿服务管理办法”以推动大型仪器的共享服务。我们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将全部4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和5台1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纳入“药物信息学及药物代谢有偿服务平台”,对校内外有偿服务。通过加入有偿服务平台,机组有了测试费收入,从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目前大型仪器购置之后多数没有相配套的运行、维护费用,不能实现“以机养机”的问题。为保障大型仪器的完好和高效运转,促进大型仪器开放共享,2011年3月,校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设立“浙江大学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维修基金”,凡纳入学校大型仪器共享管理系统,对校内外开放共享的大型仪器均可申请该维修基金。因此,通过做好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工作,提高了仪器的利用率,同时大型仪器的运行获得了维修经费的支持,保证机组大型仪器的运行进入到一种良性循环状态。学校开放维修基金以来,我们的质谱仪和核磁共振仪共获得5次维修补贴,极大地缓解了大型仪器维修费用短缺的压力,保障了大型仪器的完好率,提高了大型仪器的利用率。对于有偿服务平台的大型仪器共享,我们根据大型仪器的特点和台值,设立2种共享模式。对于荧光定量PCR仪以及荧光及化学发光分析仪等分子生物学仪器,采用送样人预约自主操作的模式;对于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及核磁共振仪,由于对操作者的专业知识要求较高,一旦操作不当容易造成较大的损失,同时,这2种仪器服务对象较为广泛,测样量较大,为了保障广大师生均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测试结果,我们采用师生将需测试的样品送到指定实验室并认真填写测试送样单,由机组专人负责测试的开放模式。这2种模式相结合得到了较好的应用效果。荧光定量PCR仪的分析时间基本是固定的,一般每次分析时间为2小时左右,通过分时段预约,送样者都能在较短时间内用上仪器,完成实验;像核磁共振仪,应用于化学、药学、环境、生命科学等学科,每天的送样样本数一般都达50个以上,如果采用自主操作模式,难以保证各送样者在当天用上仪器,故采用机组专人测试模式,提高测试效率,对于核磁共振氢谱,我们基本能保证送样当天将测试结果上传至数据服务器,为相关学科的科研工作顺利开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为了鼓励大型仪器共享服务,校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从2009年开始对全校的大型仪器机组进行评比,每年评出10个“共享服务优秀机组”。在建立完善管理制度的帮助下,我们的工作充分地得到了学校的肯定,所在的机组5年内共计4次被评为“共享服务优秀机组”,学校和教师的肯定激励着我以更大的工作热情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有偿服务平台大型仪器对校内外开放,充分发挥了大型仪器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已经由点源污染转向面源污染,由单一的环境介质转移到大气、水体、土壤以及生物体等多介质,发生了不少震惊世界的污染事件,如举世闻名的“公害”事件。20世纪80、90年代,又发生了一些突发性的严重公害事件,如印度博帕尔农药事件和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件等[1]。这些事件无疑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隐藏在这些事件背后的环境问题直接或间接的与化学物质有关。究竟哪些是污染物质、有毒物质?这些物质从何而来?其进入环境之后会发生什么变化?可靠的仪器分析技术能为上述系列问题的正确解答提供依据,也能为环境标准的制定和科学研究、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在现代分析化学和分析仪器及其功能不断完善、高灵敏度的新型分析仪器不断涌现的今天,伴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污染事件频发,大型分析仪器在污染源解析、污染扩散途径追踪、污染与健康关系以及在环境污染治理效率评价、工艺技术路线改进等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先进高效的化学、生物分析手段已成为环境分析科学的重要工具。这些技术手段涵盖了微量和痕量污染物的识别、污染物形态、价态、结构分析(表面和微区)分析。因此,培养具备先进仪器分析能力是环境教育领域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承担着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攻关项目,作为科研一线主力群体的研究生都将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某个研究方向上的论文实验研究。为了使学生能够顺利开展论文研究并提升论文质量,掌握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能十分重要,这也是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开设环境仪器分析课程的重要原因。
“环境仪器分析”是同济大学环境类专业研究生专业学位课程,始于1999年。伴随着环境科学研究的需求,经过十多年课程内容和形式的与时俱进,2011年成为同济大学首批研究生精品课程。本课程重点介绍如何运用现代仪器分析和样品预处理的理论与技术来鉴别和测定环境介质中化学物质的种类、含量、结构和状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依据待测环境样品中各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选择合适的仪器分析方法进行目标物的分离与富集,建立起准确的“定性”及“定量”的概念,并掌握与此相关的基本理论、测定原理及实验技术,为后继的论文科研和质量提升打好基础。另一方面,研究生在学习本课程后,可以增强对近代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以及新方法、新技术的理解,掌握环境分析方法和技术的研发技能。
该课程教学团队有教师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等年青教师4人,其中实验教师2人。教师学历、年龄及学缘结构合理、教学任务分工明确,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人员配备合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各位任课教师的研究领域各具特色,兼顾环境领域多学科融合,因此,在教学中能够突出重点。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各种光谱类、色谱类和生物类大型仪器,如GC/MS、HPLC/MS、ICP/MS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并且拥有网络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课件以及实验室仪器的操作、维护及实验讲解录像。实验教学课程由骨干教师承担,开设有光谱实验、色谱实验和生物实验,可以满足教学需求。由研究生可依据今后论文研究方向选择实验内容,共享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各类分析仪器的丰富资源,实现了学有所用,学有专用。该课程深受学生欢迎,成为论文实验研究的“预备”课,学生们受益匪浅。
依托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丰富资源,该课程的教学按理论授课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更注重分析仪器的基本原理、操作使用要点以及在环境科学研究、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价值。
在学习掌握了相关仪器分析理论后,学生有机会面对分析仪器,训练操作技能,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仪器基本操作技术和基本实验技能。通过实践课程的开展,让同学亲身体验各种分析仪器的功能,以理论指导实践,彰显理论的重要性。动手实践,也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基础专业知识的积极性,让学生更有目的地进行理论学习[2~3]。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减少了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时的盲目感,也大大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很好的培养。
鉴于学生兴趣点的不同以及论文研究的需要,该实验课程分光谱、色谱和生物分析技术三个模块供学生自主选择。这在一定程度下,实现了小班教学,使得每个学生都能接触操作自己迫切需要使用的仪器。另一方面,尊重学生自主性,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在大方向区分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小组模式,使得每位同学参与到其中,并且可以互相讨论,共享不同途径捕获的信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研究生对仪器分析这一领域有较全面的了解,基本掌握仪器分析的各类方法,初步具备根据分析对象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及理解相应问题的能力,从而顺利开展科学研究。据研究生反馈,该课程强化了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提高了学生自主分析设计实验的能力,并且减少了研究生论文研究中实验方面的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分析仪器的面貌日新月异,仪器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但是目前教材内容的更新远远落后于新型仪器的更新速度[4]。为了把最先进的内容和教学科研的需求和特色相结合,我们在自编实验讲义的基础上,撰写并于2008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现代环境分析技术》,并于2013年6月更新出版了《现代环境分析技术》(第2版)。环境分析涉及的分析仪器种类多,面对的环境样品也十分繁多和复杂。因此,该教材根据我国环境领域的实际需求和应用现状,重点围绕环境领域应用范围广、理论与技术相对成熟的方法,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环境样品分析中常用大型分析仪器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2)环境样品预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如高效富集、分离方法等;(3)多种仪器和方法的联合技术;(4)环境分析技术的发展,包括新理论、新方法和连续自动化技术等。教材编写过程中注重先进方法的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科学性、适用性强,更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考核是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检验,而考核方式也起着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的作用,科学的考核方式会推动学生的学习向最佳方向发展[5]。本课程的期终考核成绩由平时参与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平常参与通过学生课堂表现(随堂考试、课堂提问)或实验情况(实验操作、实验数据处理等)等各方面综合评定。针对目前大学课程知识容量大,容易出现满堂灌,老师又很难及时、准确了解每一个学生对当堂课所授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的现状,我们在随堂考试中引入了同济大学自主研发的“智能交互反馈系统”。该系统可以在课堂上即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程度,以减轻学生在学期末的考试压力。期末考试包括基础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验部分考试。基础理论知识考试旨在考查学生对仪器分析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实验部分考试重在考查学生掌握仪器操作的能力。这种多元化的考评体系,更加注重评价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善于思考的能力,可以科学合理、全面公正地反映学生课程学习的线 结语
针对环境类专业研究生开设的“环境仪器分析”课程,为硕士研究生论文质量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师资队伍多元化,教学模式多样化”是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根本保证,充分挖掘和利用高校大型仪器实验平台,为教学服务,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1] 陈玲,郜洪文.现代环境分析技术[M].2版.科学出版社,2013.
[2] 白雁,潘瑾,李永强,等.研究生现代分析仪器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9):22-24.
[3] 张娴,袁园,孙雅洁,等.利用光谱类仪器开设重金属检测实验[J].实验室科学,2012,15(2):166-168.
所有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均遵守胡克定律,即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胡克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F=kx,式中F为弹簧所受的拉力,x为弹簧伸长的长度,k为弹簧的弹性系数。对中学生来说,单根弹簧胡克定律比较容易理解,并且实验方法也简单。对组合弹簧来说,有串联和并联两种最基本的组合方式。串联弹簧的劲度系数计算公式为1/k=∑1/ki,并联弹簧的劲度系数计算公式为k=∑ki,
许多学生理解这两个公式有一定的难度,其实验方法也复杂一些。为此,笔者设计了一种简单、直观的组合弹簧劲度系数实验仪器,对学生准确理解串联弹簧、并联弹簧的劲度系数计算有一定的帮助。该设计已获得第28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并申请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组合弹簧劲度系数实验仪器由支架、长度刻度板、砝码、两根劲度系数不同的拉力弹簧、两个拉力式数字电子秤等组成。图1为该仪器进行弹簧并联实验时的结构原理图,当进行并联组合时,两根弹簧各串联1个拉力式数字电子秤并且并列悬挂在支架上,在两根弹簧的尾部放置1根横杆,用以悬挂砝码。图2为该仪器进行弹簧串联实验时的结构原理图,当进行串联组合时,两根弹簧各串联1个拉力式数字电子秤,然后再串联连接并且悬挂在支架上,砝码悬挂在弹簧尾部。
对并联弹簧来说,因其所受的拉力为各弹簧所受的拉力之和,即F=∑Fi,且每根弹簧伸长量都相等。因单根弹簧遵守胡克定律,即Fi=kix。显然对多根弹簧来说, F=x∑Fi,因此并联弹簧的劲度系数k=∑ki。通过实验方法,测出并联弹簧中每根弹簧所受的拉力及伸长量,即可计算出每根弹簧的劲度系数。同时通过并联弹簧所受的总拉力及伸长量(与单根弹簧相同),即可算出并联弹簧的劲度系数。
(2)可以直接读出组合弹簧中各弹簧的拉力,实验方法简单、直观,便于对组合弹簧劲度系数计算公式的理解。
(3)因数字电子秤可以调零,消除了弹簧自重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减小测量误差。
1)制定相关程序文件(SOP),且SOP中必须详细阐明仪器设备的常规使用、维护、校准、存放等所用的方法及发生故障或问题时的补救措施,并保证严格执行该SOP;
3)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检查、维护、使用、检定、维修等都应具备有证明文件或记录,且详细记录仪器的维修情况;
仪器分类方式主要根据具体实验室要求及不同仪器设备管理需求,一个良好的分类方式可以让仪器的管理更加规范与简易。而比较普遍认同的分类方式是参照美国药典(第1058章分析仪器确认)中提及的仪器设备分类方法。该分类方法根据仪器功能及对研究项目中的重要性等对仪器进行分类,并对不同分类的仪器设置不同的管理要求。分类如下:A类,非测量辅助设备,如磁力搅拌器、蜗旋混和器等。该类仪器不直接进行计量读数,而状态也往往只有正常和故障两种,一旦有故障对试验过程的影响直观,可以立即发现;B类,简单测量仪器或需经校验才能使用的辅助设备,如温度计、天平等。该类仪器均需要定期校验以确保其状态,否则可能会有隐患存在而影响试验结果的可靠性;C类,分析测量类仪器设备,如HPLC、GC等。该类仪器其测量过程可能受到多种内在或外在因素影响,必须进行完整和定期的校正、验证,此外在测试时可能还需要一定的质量控制措施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以及判断仪器的稳定性;
仪器管理一般根据实验室具体情况及该实验室各类认证认可要求而定。而一般情况下农药环境毒理GLP实验室的仪器管理可分为下述几点:
(1)仪器设备购置验收:仪器设备的购置也同样根据实验室性质有所不同,一般需经历申购评审、招投标、购置仪器、仪器验收等阶段,本处着重介绍验收。申购前,由申购人连同使用人对仪器进行设计确认黄佳喜梁美坚王江英张宏涛佛山市环境健康与安全评价研究中心佛山528000(DQ),DQ材料由申购人收集,申购人和使用人必须确保所申购仪器符合实际使用需要,并详细记录并包有厂家提供资料,该资料用于申购评审时使用。仪器到达实验室后,仪器管理使用者对该仪器进行安装确认(IQ),运行确认(OQ),计量检定。IQ由厂家提供材料(出具安装完成的证明文件)或技术支持,并得到该仪器管理员的确认。OQ是由厂家工程人员和(或)仪器使用人员操作该仪器,使用比对或标准参照物的方法,确认该仪器是否可正常使用并符合工作需求。计量检定,一般是由专业计量检定单位进行,出具检定报告,在GLP管理规范中并没有强制要求计量检定,而国内实验室则大多会进行仪器设备计量检定。
(2)日常使用管理:仪器设备验收完成并处于可用状态下,首先必须撰写相应操作SOP,并进行培训,人员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操作该仪器,部分仪器需要特殊授权方可使用(由实验室管理文件规定,非强制要求),使用过程中应及时登记产生的记录及数据,QA在检查试验操作的过程中也要同时监督工作人员对仪器的使用情况。日常使用时应定期进行性能确认(PQ)和维护,PQ一般由使用人或仪器管理员进行,方法可参照OQ,用于确定该仪器使用情况是否正常。维护仪器是仪器正常使用的保证。
(3)仪器设备维修:正常使用下仪器如果出现问题,必须及时通知仪器管理员,并联系进行维修工作,维修时产生的数据及维修操作必须进行记录。维修完成后,在需要的情况下应对仪器进行再次OQ,以确认仪器是否符合工作要求。
(4)降级使用与报废:当仪器设备的技术性能降低或部分功能丧失、损坏,经修理后仍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进入降级使用或报废程序。降级仪器,指某些多功能仪器部分功能无法正常运行,部分功能却可正常使用。出现降级使用时必须对仪器附加“降级仪器使用说明”,该说明在仪器降级申请批准后由仪器管理员或使用者进行制定,该说明必须阐明仪器可用及损坏功能等注意事项。
盲目进行实验室建设,不规划、不调研,往往会使实验室布局不合理,使用不便,导致实验室整体闲置,仪器利用率下降。如有的学校实验用房之间设置门槛,仪器橱排与排之间距离过小,导致仪器车难以通行。有的仪器室与实验室离得远,甚至安排在不同的楼层,都使仪器取用不便,增加了教师上课安排的难度。有的学校所有实验室都是清一色的“排排坐”式,不便于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及教学仪器的取放,难以满足不同实验形式的需要,或兼为学校考试、会议等活动的主要场所,不但易造成实验设施的损坏,同时也影响了原有实验完整效果的发挥。“面子工程”,华而不实,对教学应用的影响也很大。有的学校把大量资金花在“面子”上,安装的设施、设备华而不实,没有多少实用价值,难以有效利用。如在实验桌上繁杂设置多种设施,看起来琳琅满目,却压缩了学生实验空间,故障率高,使用不便;有的学校将大量钱用在豪华设备的采购上,却对花钱少的实验耗材很吝啬,这样的实验室或许在迎接上级检查验收时,很有面子,但也形成了“有钱建、没钱用”的尴尬局面。因此,实验室建设必须事前开展周密规划,根据需要和财力,认真做好设备的选型,反复调研论证。要体现学校特色,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方便管理使用,从源头上“管住”影响利用率的因素。
仪器应成套配置,保持其完整性。否则就会因缺少个别仪器而使多个实验难以完成,造成已配仪器的闲置。如某个实验需要使用20种仪器,现有19种,虽然仅缺1种,这个实验也难以完成,另外的19种仪器就只能闲置。另外,新课程的许多实验所需的实验用品,大部分是直接取材于日常生活,需要师生自行收集。这些可用于实验的生活用品也要及时登记入账,分类入库,妥善保存。管理人员平时要有计划地进行收集、归类,尽量避免临到用时才去匆忙收集,造成收集不全或不符合实验要求的情况,耽误了实验的开展,也影响了其他仪器的使用。因此,仪器的配备并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要建立健全教学仪器更新投入的长效保障机制,不足或损坏的仪器能及时补充和维护,保持仪器的完整性。仪器配备也不要盲目追求高档与先进,好用、适用才是根本,这样才能保证实验教学能持续有效开展,不断提高仪器的利用率。
如果管理机制、制度不科学,即使建设了高标准实验室,配齐了管理人员和仪器,也难以有效提高其利用率。如有的学校仪器室常年“铁将军”把门,仪器设备“锁在深闺人未识”,只是在检查验收时才开门“见客”;有的学校的仪器仅仅供演示实验使用,不做或很少做学生分组实验,更谈不上对学生的开放,利用率极低;还有许多学校其教学仪器借用制度对学生是排斥的,学生不能方便地到仪器室借用仪器,使许多家庭小实验因实验材料缺乏而难以完成。因此,要提高仪器利用率,必须改革现有的实验室管理机制,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以适应新课改对教学仪器日益增强的需求。仪器的存放要努力贴近学生,方便使用,实行开放管理。如可在学生教室内设置仪器橱,建立实验角,存放从仪器室借用的教学仪器或学生自己收集的可用于实验的材料;也可在实验室后排或四周设置陈列橱,用于存放常用仪器,或根据教学进度随时更新为当前课程所用仪器,方便学生使用;要提倡学生直接到仪器室参观学习,使仪器室不仅是仪器设备的储藏室,更应该是仪器设备的展示室、学习室;要允许学生到仪器室“私人借用”仪器,支持学生开展家庭实验和自主探究活动;对学生实验过程中损坏仪器应以正面教育为主,不要以简单的罚款代替应该对学生进行的规范操作、爱护公物教育,以鼓励学生大胆使用仪器;生物标本室可设置为全开放式,陈列橱内设置局部照明,便于学生随时参观学习。要积极倡导、鼓励理、化、生学科教学在相应实验室内进行,对实验室实行教室化管理,逐渐形成在实验室里解决科学问题的习惯和能力,真正使实验室发挥作用。
力学中心承担了全校力学、机械、能源动力、材料、航空航天、土木、核工程、化工、电气等十多个不同门类和学科本科生4门基础力学课程实验教学,工程力学专业本科生7门专业课程实验教学,研究生相关学位课程的实验教学,开出的实验课程有:理论力学实验、材料力学实验、工程力学实验、振动测试技术、电测技术、光测技术、模态分析等。每年来实验室做实验的本科生、研究生达两千多人,还要接待全校研究生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实验。面对繁重的实验教学任务和科研辅助工作,仪器设备的规范管理、合理调配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的正常与否,关系到实验教学能否顺利进行,也关系到实验教学的水平与质量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众所周知,管理工作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1],就实验室管理而言,实验技术人员是管好、用好仪器设备的核心。任何先进的仪器设备没有人精心管理、细心维护、正确操作,就不会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最大功效,而良好的管理机制有助于仪器设备的管理者明确管理的目标、担负的责任,并自觉主动地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工作[2]。在力学中心没有专职的仪器设备管理员,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管理实行分工负责制,即每一位聘任上岗的实验技术人员都要负责管理若干个实验室和若干个实验教学项目,其职责是:①保证所负责的实验教学项目按时顺利开出。②所管实验室中所有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仪器设备完好率不低于95%。③为开展科研实验的研究生进行仪器设备操作培训。④实验室的环境与卫生。这种管理模式的好处是:
(1)提高了实验技术人员的责任心。由于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各个实验室的管理情况从平时的实验教学中就可以直接反映出来。责任心强的实验技术人员所管的实验室,仪器设备故障率低,实验室内环境整洁,实验教学井然有序,反之则不然。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的氛围,无形中提高了每一位实验技术人员做好本职工作的自觉性。
(2)促进了实验技术人员学习的积极性。每一位实验技术人员既是仪器设备的使用者,也是仪器设备的维护者。为了管好、用好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实验技术人员就要自觉、努力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深入了解各种仪器设备的原理、性能、使用方法。当仪器设备出现一些小故障时,还能及时处理,保证了实验教学秩序的有条不紊。
(3)节约了实验经费。由于实验技术人员长期从事实验教学,掌握了各个实验的原理和内容,熟知实验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规程。因此,在上实验课的过程中,对实验原理、操作规程讲解的要领突出,步骤清晰,使得学生能很快理解实验原理、掌握实验方法,正确操作仪器设备,仪器设备损坏率大幅降低。从而减少了仪器设备维修费用,节约了实验室的运行经费。
仪器管理制度是仪器使用者和管理者应共同遵守的规程和准则,是管好、用好仪器的保障[3]。有了健全的规章制度,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才能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与运行,充分发挥仪器设备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1)制定规范的操作规程。标准规范的操作规程是减少仪器设备损坏的有效措施[4]。为此,我们制定了简明扼要的实验仪器设备操作规程,除悬挂在每个实验室墙上外,还制作了A4纸大小的操作规程放在每个试验机的操作台上,方便学生随时查阅实验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避免在使用实验仪器设备过程中因忘记操作步骤或出现异常情况,造成实验仪器设备损坏。
(2)建立仪器设备使用、维修档案。为了便于了解仪器设备工作状态,每个实验室里都有两个记录本,一是仪器设备使用记录本,上面有使用日期、使用仪器名称、使用者姓名、仪器状态等;二是仪器设备维修记录本,记录了仪器名称、型号、出厂日期、故障发生时间、故障现象、维修时间等,仪器设备的状态一目了然,有案可查。除纸质记录本外,还给每台仪器设备建立了使用、维修电子档案,管理人员根据电子档案的记录,可以归纳出每台仪器设备常见的故障类别,针对这些故障,提前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有效地降低了相同故障的重复出现,提高了仪器设备的完好率。
(3)安全教育贯穿于实验教学之中。在力学中心实验教学中,材料力学实验中的拉伸、压缩、扭转试验都要用到大型的试验设备,理论力学实验中动态力学量的测试,还要用到高速旋转的装置,如何保证师生人身安全与设备安全,也是仪器设备管理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们从思想上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其次,老师在讲解仪器设备操作时,对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的地方,要重点强调,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保证实验教学安全的前提,也许你的一次违规操作就会酿成人身的伤害或仪器设备的损坏。第三,在每台仪器设备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的部位,张贴温馨的提示牌,提醒学生注意,防止无意之中损坏仪器设备。通过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还降低了仪器设备的损坏率,既保证了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也节约了仪器设备的维修经费。
(4)建立低值设备及耐用工具账目。对于1500元以上的固定资产,学校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建有一式两份的固定资产卡片及账目,便于查阅核对,容易做到账、物、卡相符。而1500元以下的低值设备及耐用工具却往往不被人重视,常常出现损坏、丢失等问题,为此我们建立了低值设备及耐用工具账。对于低值设备及耐用工具实行谁使用谁保管的办法,损坏或丢失的,按照力学中心制定的赔偿制度给予赔偿。由于加强了管理,在历次本科教学评估、陕西省基础课实验室评估、学校资产清查中,力学中心的仪器设备(固定资产及低值设备)均能做到账、物、卡相符,得到了陕西省教育部门及学校的表彰。
(5)开发仪器设备管理系统。为了提高仪器设备科学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开发了力学中心实验仪器设备管理系统,从管理系统可以方便地知道每台仪器设备的存放地点、仪器状态、责任人,不仅为教师和学生使用实验仪器设备提供了方便,也做到了实验仪器设备账目清楚、数据准确,资产清查时账、物、卡核对便捷。
(6)提高仪器设备使用率。力学中心各个实验室面向全校师生开放,除了进行教学实验外,还开展科学研究实验。为使教学、科研两不误,在保证大面积本科生实验教学的前提下,中心各实验室挖掘潜力、增加服务,将晚上和周末加以利用,为进行科研实验的师生开放,每年要接待学校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教师上百人次,提高了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做到了资源共享。通过科学研究实验,不仅促进了仪器设备功能的开发,也提高了实验技术人员的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
企业的实验室仪器设备主要涉及理化、环境监测等方面,都属于计量类,精度较高。随着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日益完善,企业(尤其大型企业)内部实验室分析检测设备数量逐渐增加,而如何保持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有效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使仪器设备质量处于完好的状态,从而保证整个生产流程的顺利进行,显然已成为企业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本文就酿酒企业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进行浅谈归纳。
酿酒企业实验室仪器设备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应用:①对进厂原料进行检测;②对生产过程中的过程产品、支持环节如环境保护、生产用水等做检测监控;③对出厂产品进行检测。由此可见,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在整个酿酒企业从原料的进厂到中间产品生产的监控到最后的成品出厂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2]。那酿酒企业实验室仪器设备该如何来管理。
大家对6S基本都不陌生,6S管理:即①整理:清除杂物、腾出空间、分类放置;②整顿:合理布置、目视化管理、一目了然;③清扫:责任分区、制定清扫标准、确定责任人;④清洁:制定制度、职责明确,定期监督;⑤素养:养成良好习惯,以人为本,维持和持续改善。⑥安全:保障员工安全,保证生产正常运转,减少经济损失,紧急应对措施。那6S具体该如何做。首先可根据仪器设备用途分为检验仪器、辅助检验仪器等,并对相应分类的仪器设备台账、档案资料(说明书、软件、操作规程等)、耗材等进行确定、整理整顿;根据仪器设备的使用环境、使用频次,制定清扫、点检、维护等标准,确定仪器设备台账的责任人,在规定的要求内清扫;制定管理制度、明确职责权限,形成定期监督制度;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清扫、点检、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有效运转。
对于实验室来说,它的检测设备出具数据是否准确、是否具有量值溯源性是关键的。根据仪器设备的有效期,要有计划地与本企业主管部门确定对产品质量检验仪器、检测项目做出各检测参数的溯源性测量和不确定度值的评定或进行周期检定加以校准。凡是属于强制检定范围的仪器设备,都应由国家认可的有相应仪器设备检定/校准资质的计量主管部门进行检定/校准。检定/校准合格后方可进行检测使用。检定/校准合格,只是保证其在相应周期的有效期限内处于合格状态的一项基本措施,由于检验仪器设备自身的漂移或者所处环境的影响等原因,仪器设备是随着其不断使用或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因此,在有效期限范围内可以期间核查作为验证仪器设备状态可信度的重要手段。通过期间核查,一旦发现产生偏离,可以及时采取维修维护等措施,以保证检验周期的及时性和产品质量的准确性。另外,对于脱离了实验室返回或搬迁的设备,在使用前,需对其功能和检定、校准状态进行核查,核查符合使用要求后才可使用。
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是保证仪器设备量值稳定、可靠的常用手段。那该如何进行仪器设备的日常使用和维护。首先需建立完善可执行的仪器设备使用、维护、维修程序,实验室人员应按照CNAS有关要求考核通过授权后方可上机,并按照仪器设备相应操作规程进行规范操作,准确、及时填写设备使用记录;每台仪器设备责任人都应确定仪器设备状态标识的管理;加强仪器设备的维护、维修,损坏及时登记,维护、报修应有维护、维修记录,使仪器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避免重大事故。定期维护保养,使仪器设备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3-4]。另外,特别是对大型精密仪器设备要按照其安装和使用环境进行安装和使用,并注意防尘、防潮、防霉、防晒。如果条件有限,需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确保仪器不受外来因素的影响而造成损坏。如有些仪器设备十万分之一天平等对环境温度波动有较严的要求,要定期检查恒温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定时对仪器设备易磨损部件进行调试,对滑动和转动部件进行,对易松动部件进行检查和紧固。对应用软件要求避免感染病毒。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软件更新和升级换代,提高仪器的使用寿命。
对仪器设备自身的稳定性、可靠性、准确度进行了保证后,那接下来最关键的环节就是需要确定这个仪器设备使用人员的操作资质。那该如何来保证?我认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保证:①参加实验室的有关检测设备使用管理培训学习;②全面、详细的学习掌握相应仪器设备涉及到的各个方面内容: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规程、技术性能等;③学习了解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方面的知识和技能。④是否完全具备有关仪器设备日常操作能力,需对其进行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考核,考核通过后,经过实验室领导批准后,才可真正上岗,才有资格对关键的检测设备进行操作。
关于仪器设备有关资料:使用和维护的说明书、软件、使用/维护/期间核查等操作规程应目视化管理,以便于相关的实验室检测人员取用,更好的指导其操作。
综上所述,仪器设备管理工作是实验室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也是十分细致繁琐的工作,只有认真做好酿酒企业检验仪器设备管理中的每一项工作,才能有效地保证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才能更好的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为企业产品生产保驾护航。
Contact: ob体育
Phone: 13800000000
Tel: 400-123-4567
E-mail: www.dongyuanshangpin.com
Add: 这里是ob体育有限公司